2013年3月20日,无锡尚德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破产重整,一代光伏王者就此黯然离场。在这之前,作为中国大陆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无锡尚德曾将它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施正荣送上中国首富的神坛。尚德,正是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缩影。
故事要从1998年说起。那一年,中国政府决心拟建设一个项目——国内第一套3MW 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就此,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光伏产业缓缓拉开了序幕。37岁的施正荣是“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 的高足,当他带着14项太阳能技术发明专利从澳洲回国时,中国的光伏产业尚在鸿蒙之中,不仅总生产量小,产业的性能和质量也未能达到国际标准。但这片宽广的土地,蕴含着无限的可能。
2002年,施正荣在无锡市政府支持下创建的无锡尚德第一条10MW生产线正式投产,产能相当于此前四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总和,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光伏的辉煌在那时就已埋下伏笔。
世纪之交,环保概念在全球方兴未艾,以欧洲各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颁布政策补助太阳能发电,从卫星上走下来的光伏风风火火点亮了全球市场。面对欧洲骤然兴起的太阳能组件抢购风潮,无锡尚德的组件出口金额在2004年翻了10倍,公司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紧随其后的纽交所上市使成为中国首富的施正荣更加意气风发。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个十年,无锡尚德借着海外市场爆发的东风,不可不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当年,“拥硅为王” 是整个光伏行业 心照不宣的秘密。 下游火爆的需求向上游的多晶硅供给发起了更大的挑战。尚德一方面往海外寻找供应商,于 2006年与美国多晶硅巨头MEMC签订 了五六十亿美元 的 十年长约; 另一方面也通过施正荣控制的亚洲硅业布局多晶硅。
当年,除尚德外,晶澳、阿特斯、天合等中国光伏企业粉墨登场,在世界光伏产业中留下了中国人的深刻印记。到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片产量为3436兆瓦,同比增长56%,其中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达到了35%。这些企业也仿照尚德远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使得光伏行业的造富神话不断重演。
故事的转折就发生在紧接着的2008年。这一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的萎靡使得欧洲政府不再有闲钱去补贴光伏产业,下游需求的大大萎缩不仅直接影响了重点布局欧洲市场的中国光伏企业的收入,更使得之前被哄抬到高价的多晶硅价格开始跳水,2009年一年之内暴跌十倍。对于签订了十年硅料长约的尚德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始料未及。
雪上加霜的是,经济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到2012 年,美国和欧盟分别对尚德等中国光伏企业启动“双反”调查。解约赔付、经营亏损、贸易壁垒……这是尚德的至暗时刻,也是中国光伏的至暗时刻。
但是也不妨将其视为黎明前的黑暗 ——2012 年 7月,中国政府出台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将 2015及2020年装机目标进一步提升至21GW及50GW ;同年 10月,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开放分布式并网时间,全面支持分布式能源发电。 至此,中国光伏将再也无法阻挡,就如同中华民族的命运。
曾经,原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设备缺失、产品主要出口“三头在外”的地雷注定了神话的崩塌。而从“跌落神坛”到“再造河山”,中国光伏展现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
2012年开始,面对烫手山芋多晶硅,以英利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宣布减值多晶硅项目,成本缩减后,收益果然有明显回升。在此后的几年中,整个行业的趋势是由常规的多晶电池和组件转向单晶,PERC技术的引入更显著地提高了单晶电池的效率(目前主流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超过20%),使其更具有经济性。具有更大转换效率提升空间的单晶PERC成本持续下降,市场份额飞速上升,已超越多晶硅成为市场主流。
此外,随着在低电价地区大规模扩张硅料和拉棒的产能,组件的技术发展更不胜枚举,包括但不限于用单晶RCZ和金刚线替代砂浆切割 、mbb半片替代5bb正片、大尺寸硅片、72片取代60片成为主流等等,组件效率提升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同时,深受核心技术设备缺失之苦的中国光伏产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设备国产化革新,晶盛、连城、上机、京运通、捷佳创、迈为、帝尔、奥特维等一批设备厂商的崛起,又大大降低产能投资成本。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负重前行的中国光伏终于发展出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的硅料、硅片,到中游的电池片、电池组件,再到下游的光伏电站,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企业站了起来。2020年,中国光伏制造业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世界第一、中国光伏发电量世界第一,光伏给了中华民族又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